“三变”转“三为”促发展 电商产业党建联盟助力乡村振兴:岑溪市做法事
“每个月我们在联盟基地开座谈,聊销售、聊产品,分享一些带货心得,一些新思路得到碰撞,一些疑虑迎刃而解,这个平台搭得很及时、也很实用,我们电商人终于也有了‘娘家’岑溪市做法事。”岑溪市麦田视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党支部书记李海华深有感触。
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要求,今年以来,岑溪市聚焦“电商新业态”,采取“党建引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资源整合”的方式,联结起电子商务产业内各领域党建资源,构建电商产业党建联盟,切实做优做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带动岑溪市特色产业发展跃上“云端”,有力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岑溪市做法事。
01
组建电商产业党建联盟
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
“听说岑溪市建立了联盟平台,刚好有向县城发展的意向,就怀着试一试的想法打了电商热线,没想到在联盟的帮助下,半个月就把选址、办证、入驻等程序走完了岑溪市做法事。”上个月在岑溪开办了岑溪市泰然电子商务有限的周华杰说。
展开全文
▲ 岑溪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产品展示区
由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市工信局牵头,联合市委网信办、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邮政集团岑溪分以及岑商数字科技、岑溪天晟茶业等25家电商企业组建电商产业党建联盟,实现企业入驻与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同步岑溪市做法事。依托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打造面积一千多平方米的党建联盟基地,设置党员活动室、线上体验区、运营中心、展销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二维码溯源中心、直播间、创业孵化区等功能区域,同步协调天龙红茶体验店、乔一六堡茶体验店等直播条件成熟的5家企业和平台给盟员提供免费场地,借助党组织的服务资源,20多名直播电商用户告别了田间地头的露天带货方式,搬进了党组织的“新家”。定期召开队伍共育、发展共谋、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实事共办、品牌共创“六共”联席会议,开设电商热线,建立“电商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通过联盟交办、职能部门领办、两新组织党工委督办的工作方式,已经累计解决店铺入驻、经营办证、物流销售等发展问题26个。
▲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名特优农产品
02
孵化培育电商产业队伍
变“传统销售”为“专业销售”
“我一直在家里种植金秋砂糖橘,也想过要直播带货,可苦于学历低,没人带,没能实现岑溪市做法事。今年年初村里推荐我到市里参加培训,渠道宽了,种植的信心也大大增加了。”梨木镇三益村致富能人林坚武说。
为提升两新组织“两个覆盖”质量,在联盟基地设立电商行业孵化中心党支部,兜底负责电商产业党建孵化服务工作,将未组建党组织的电商产业企业党员纳入统一管理,结合每月主题党日,定期开展理论学习、联盟活动岑溪市做法事。实施“双向接力”工程,把13名主播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5名党员主播成长为行业精英。举办“新媒体营销趋势”“电商+店商”等主题创业沙龙活动9期,有效激发各行业“触电”发展热情。开设“先锋主播讲堂”,以联盟成员单位党员讲师和党员主播带头,邀请广州、南宁网红大咖、直播专家开展线上课堂、周末专训、品牌论坛等活动56场次,成功培育68名电商主播,带动就业超过500多人。
▲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岑溪市做法事,拓宽农产品上行销售渠道
▲开展电商进农村普及型培训
03
搭建“党旗领航·电商助农”平台
变“带头致富”为“共同富裕”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电商产业发展,从出台文件制度、选派党建指导员、搭建活动平台等方面都采取了具体措施,确保电商产业党建联盟切实发挥作用岑溪市做法事。”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两新组织党工委书记陆雪梅说道。
为做大做强岑溪市电商产业,通过制定出台《孵化中心入孵孵化管理办法》等6个指导性文件,推动“生产、产品、营销”同步标准化,打造“岑风溪味”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岑溪市做法事。选派12名联盟机关单位党员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与25家入孵企业结对,通过“上门问需+跟踪助力”形式为企业提供党建指导、品牌建设等15项专业服务,帮助入孵企业解决技术攻关、市场开拓等难题56件,成功培育“义洲天龙”牌红茶、“信畅”牌澳洲坚果等入选第五批广西农业品牌目录,推动岑溪市电商特色产品逐步走向规范化、品牌化。开展“党旗领航·电商助农”活动,通过“展会+直播”的双展形式,依托联盟阵地举办7期岑溪优质特色产品推介会,组织有关企业参与各级产业博览会、产品展销会18场次,举办“岑风溪味”网络直播带货大赛,帮助农民群众销售本地农副产品300多万元。
▲举办“岑风溪味”网络直播带货大赛
来源:岑溪党建
注: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及时予以致歉/删除岑溪市做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