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民俗。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民俗及民众的日常生活。
民俗既是社会...
《风俗民俗分典》汇编有关中华汉民族生活中春秋寒暑、时令年节风俗的汉文文献资料民俗。
《物质民俗分典》汇编有关民众衣、食、住、行、娱乐和游艺等方面的物质民俗文献资料民俗。
《口头民俗分典》汇编以口头的方式流传、传播和保存的文化资料,囊括神话、...
凭《唐宫夜宴》《水下洛神》《墨舞中秋帖》等爆款文化节目多次“亮相”的河南卫视,重阳节又将出新民俗。南都记者从主创团队处了解到,《重阳奇妙游》将作为“中国节日”系列2022年的收官之作,于5月13日19:30在河南卫视等平台首播。
接受南都记...
中原民族成年时把头发束起来,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民俗。汉族男人将头发束在头顶,女人则会将之梳理成各种漂亮的发髻。无论男女,都遵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训,不得随意剪除。与汉族类似,南方的少数民族也都是束发。
然...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传统的春节民俗。民间习惯将春节称之为“过年”。迎接新年,跨越新旧,听起来这一说法似乎“理所应当”,可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有民俗学家指出,古时候民间所说的“春节”实际上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节气民俗。中国...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国,民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延续,而且还将会继续延续下去民俗。正是这种民俗文化,在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因此弘扬中国民俗文化传统,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俗是...
自2021年开展结对帮扶以来,常平组团和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在产业共建、消费协作、社会帮扶、人才交流、文旅融合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实现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民俗。近日,东莞常平、桥头两镇的莞铜协作工作人员前往玉屏县开展技术人才交...
为丰富群众假日体育生活,“国庆”、“重阳”双节期间,区体育局联合体创奥体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开展2场线上健身科普指导活动民俗。
本次活动利用“体育+互联网”模式 ,推广简单易行、科学有效的居家健身方法,总计观看人数近800人民俗。活动中,由专业...
- « 首页
- 上一页
- 5
- 6
- 7
- 下一页
-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