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桥镇元宵将举办跑马仪式,这骑白木马的神仙据说能呼风唤雨!:遵化符咒法事占卜
这个信息来自龙桥镇的陈开杰老师遵化符咒法事占卜。陈老师是地道的龙桥镇人,关注和参与走读海南的活动已久,并且十分热心于本地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播,几次邀请我们前往龙桥镇,参加当地的各种民俗活动,并给前往的网友担任讲解和向导。昨天陈老师发了个信息给我,告诉我元宵节上午,龙桥镇王廷村一年一度的跑马活动将举办,活动演绎浓厚的儒释道文化,以纪念符圣,并热情邀请我前去参加。
其实以前我还没听说过跑马仪式这样的活动遵化符咒法事占卜。海南这边的神仙和各种公,印象中大多都是被人抬着的,没想到还有个骑着大木马的,很有特点!看图:
图片是陈老师传来,我问这个神仙有什么典故,陈老师又给我发来一段他写的文字,去年,原市委书记孙新阳特意去那里调研,这篇文章被镇政府作为讲解稿遵化符咒法事占卜。看完才知道这个骑着白马的神仙,原来是能够呼风唤雨的!我觉得龙桥这里的人们如此敬重这个呼风唤雨的符圣君,可能是跟当地以前缺水有关。至于是否如此,以及这个神仙背后的地理文化渊源,有待于大家一起来挖掘和考证。
龙桥镇王廷村2017年的跑马活动时间是正月十五上午10:30,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前往参加遵化符咒法事占卜。
以下是陈开杰对符圣帝君典故介绍全文:
符圣帝君轶事
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王廷村境主庙里供奉着符圣帝君,真实姓名不详,因生前法术高超,善施符法驱龙唤雨,造福地方,身殒后仍显灵普降甘澍,恩惠黎民,被世人立庙祭祀,敬奉为符圣帝君遵化符咒法事占卜。
王廷村境主庙辖下的村庄有王廷、育沃、博潭、富道、新村等,亦称王廷五坊,自明朝洪武二年(1370年)起隶属琼州府琼州县遵化乡大挺都图遵化符咒法事占卜。现在五坊姓氏有王、文、周(其中育沃周氏于上世纪初由境外迁入),人口一千三百多人。
据王廷村老人说,境主庙初始不是在我们村,而是在博潭村前方的道日塘边缘的小山头上,明朝“胡霸朝”之乱后才迁入本村遵化符咒法事占卜。“胡霸朝”历史上并没有其人,而是指明嘉靖年间的奸臣严高父子,当时严父子一手遮天,胡作非为霸占朝廷,世人对他恨之入骨可又敢怒不敢言,故将其父子俩称“胡霸朝”,“胡”意指胡作非为也,“霸朝”就霸占朝廷的意思。
海南中北部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下了场雪,以后的几十年便是洪水泛滥遵化符咒法事占卜。本地水灾严重,地方官府便开凿了道日塘的东提排洪,数年后五坊开始萧条,人口锐减,这或许是水灾后瘟疫流行又缺医短食造成的,可世人却认为这是凿提放水破坏了风水的缘故,于是人们把怨恨发泄在“胡霸朝”的身上,说是他们的爪牙破坏风水招致发生人灾人祸,“胡霸朝”破坏风水之名也由此而得。灾后道日塘已是人迹罕至,野兽出没,鬼哭神嚎之地,符圣庙不得不迁入王廷境内。
王廷村符五坊境主庙的《百世流芳》碑文记载符圣生于永乐元年癸未四月初八日八岁从师经史贯熟少孤抚于母事母极孝性情清净不婚母殁后乃出家入道□大禅庵入定后逢大旱请之□□□洪惠因塑像祀元..........遵化符咒法事占卜。点明了符圣生于明朝永乐元年即1403年,明开国35年,卒于明正统二年即1437年,享年35岁(虚岁)。地方人将其葬在迈寻园(其庙前方约两百米处),因受其洪恩众人遂塑其像立庙敬奉祭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在琼北文化之乡的羊山神奇土地上,生而为人死而为神,目前发现有龙泉镇莲塘村周氏娘娘,符圣帝君,龙桥镇美朗村的的十字路婆,新通村陈太夫人,令人疑惑的是周氏娘娘有其后裔子孙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上坟祭祀,而符圣之墓都是野草丛生没人扫墓。
小时候听父亲讲故事,符圣在世的最后一年琼北大旱,官府请道士在今府城镇设坛求雨末果,时符圣戴着斗笠,挎着草篓在旁边摇头而笑,众道士大怒,说“我等祷雨未果,原来是你戴斗笠破了法术”遵化符咒法事占卜。在场官员令手下捉拿,符圣说“且慢,让我来祷雨,下得雨来你们就跪在地上,直到我这个壶盛满雨水方止,下不了雨任凭处置”,众人应允。符圣将手里拿的口小颈窄肚大的瓷壶放在坛前的地上,即欣然登坛,双手合十念念有词,烧了一道符,太阳炽照万里蓝天顿时飘起乌云,烧第二道符时天空雷声大作,符圣在坛上步罡踏斗,吆喝着烧了第三道符,顿时风雨交加雷电霹雳。众人大骇,在场的官员和道士立即跪在地上淋雨,任凭狂风暴雨骤打,脸青嘴红,浑身哆嗦,众人看着地上的瓷壶相对说,猴年马月雨水才能注满这怪物。天下了颇丰的雨后,符圣欲收回法术止雨时,忘记了符咒,便骑着一匹白马赶紧回家取符谱,在途经王廷村时被雷电击中身亡。传说归传说,《流芳百世》碑文清楚地记载了符圣是在祷雨坛上灵与肉分离的,在斋场的人忽见斋坛上有一个僧人骑着白马腾空飞逝,符圣便倒地身亡,众人这才知道符圣已得道解脱。地方人深受其恩惠,遂将其原葬,并请为神,立庙祭祀。
王廷五坊在每年正月十五公期这一天,人们用素菜饭肴水果等敬奉符圣后,便将其神像坐在用木、白纸等做成的栩栩如生的木马上,几个人将木马推动,轰鸣的鞭炮声伴随着木马架下的四只轮子飞转,来回地奔跑于庙前和符圣解脱的地方遵化符咒法事占卜。以此方式来纪念符圣当年骑着白马奔驰于雷鸣电闪的暴雨中,祈求符圣象当年一样英灵显赫保佑乡坊风调雨顺。解放前由本镇美任村负责做木马。府城薛村、龙泉镇占符村及本镇美朗村,可这三个村没有举办跑马仪式。
图1 跑马仪式
王廷五坊、美任村、薛村的符圣木像是用同一颗树雕刻的,一代又一代口传的故事,如今王廷村老人记忆犹清遵化符咒法事占卜。不知是何年何月了,这三个村庄相约去砍一颗树来作符圣神像,到了晌午树没砍倒,人却又困又饿了,大伙商量回家吃饭再来干活,午后,王廷村的人先到砍倒了树,取了头段木,接着是薛的多人来了,便取了中间那段木,后来的美任村人取了尾段木。这三村又请了同一个人雕刻,所以这三尊神像一模一样,薛村那尊神像在“破四旧,立四新”的运动中被毁,王廷五坊和美任村则保存完好。
王廷村的孔子庙、符圣庙和净禅
院并排着连在一起遵化符咒法事占卜。符圣庙中轴线的前方五十米处、一百米处分别是戏台和水井。一对石雕成的龙静卧在水井的旁边,这是为符圣呼风唤雨的龙公龙母。在小石屋里的龙公只有龙头,而没有龙身,尾巴则安放在石屋顶上。石屋里没有看到母龙龙头龙身,她只有屋顶上的尾巴。龙屋前的两个香炉,五坊世代子孙没有忘记给他们上香,不忘他们为符圣呼风唤雨造福桑梓的汗马功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阳阳理论,提示了自然界最基本的法则,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阴阳相依的道理。地球上有南极北极之分,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一个男人是不会娶另一个男人为妻,一个女人是不会找另一个女当夫,而是遵从《老子》的“一阴一阳”谓之道,进行男女搭配,遵循宇宙法则而不逾人伦。符圣庙前的那对公母龙藏着的天机在此,公龙为阳可以看得见,母龙为阴看不见,就像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胸前,却看不到背部,可不能说背部不存在,而是阳阳完美组合在一起。屋顶上的龙尾展示了他们可以上天,贴在地上的阳龙头部和看不见的阴龙寓意他们可以遁地,无处不在。
图2 阴阳龙
王廷五坊举办的三年镇龙斋于今年六月底落下了帷幕遵化符咒法事占卜。斋期结束前的前一天,子孙们抬着坐在銮轿上的符圣和纸糊成的三十多米长的一条龙挨家挨户扫荡驱邪迎祥,演绎着当年符圣驱龙呼风唤雨的故事。佛说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修行到真正的“空”就什么都有,只有空才有实,这是宇宙的真谛,符圣生而为人死而为神 ,享有永恒的香火,不生不灭就是最好的说法。
符圣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世间永远流传着符圣驱龙呼风唤雨造福桑梓的美丽传说遵化符咒法事占卜。
(上文作者:陈开杰遵化符咒法事占卜,未经许可请勿转载,禁止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