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守护蓝天青山绿水,玉林这样做!:玉林做法事
原标题:
贯彻新发展理念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玉林市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⑩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用一个部分的篇幅就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玉林做法事。”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切,引起玉林市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热烈反响,纷纷表示要凝心聚力,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保护好玉林的山山水水。
党建引领助推绿色发展
“党的二十大汇聚了奋进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磅礴力量,锚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玉林做法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更是振奋了我市生态环境系统党员干部跟党走,努力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玉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春雨介绍,玉林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玉林的天越来越蓝、河水越来越清、青山越来越美。以生动的实践案例印证了“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展开全文
(资料图片)
李春雨表示,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党员干部职工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细化落实“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等目标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结合我市实际继续擘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建设我市“四强两区一美”两湾先行试验区,全力以赴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玉林做法事。
市生态环境局党建办负责人曾凌云说,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聚焦政治引领,做强基层党建,倾力打造市生态环境局“红色铸先锋、绿色画美玉”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环境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发展玉林做法事。
加快绿色转型为民谋福利
“十年来,我市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大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尤其是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非常显著玉林做法事。”玉林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庄炳莉介绍,在生态养殖方面实现了绿色转型,由传统养殖转变为“截污建池”“还田利用”。因此,南流江、九洲江等重点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市民群众又可以近水、亲水、玩水,切实提升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资料图片)
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科负责人钟毅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振奋人心,鼓舞干劲玉林做法事。我们将持续严格环境项目准入,科学规划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助力推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市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成效明显。比如,通过建设福绵节能环保产业园,推动过去布局分散、工艺和管理落后、污染严重的水洗厂入园集聚,实现治污达标、效能提升。
“作为新时代城市园林工作者,党的二十大报告让我深有感触玉林做法事。”玉林市园林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城亮说,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弘扬生态文化,正是作为城市园林绿化行业主管部门承担的重任。近年来,玉林市园林服务中心着眼于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因地制宜进行园林建设,通过利用小绿地、边角地、闲置地规划建设口袋公园,拓展绿色公共空间、方便群众就近游园,市民群众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获得感也明显增强。下一步,市园林服务中心将结合管理创新、文化传承、民生改善,持续推进城市绿化提升,积极探索、统筹规划,建设具有玉林文化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过上更健康更幸福的高品质生活。
科技助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资料图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玉林做法事。”玉林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益平表示,市气象局将强化全国、全区的气候模式产品本地化释用能力,积极融入全国性气候监测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加强气候资源普查和规划利用、监测评估等工作,开展气候资源评估和影响效应评价,提高风电和光伏发电效率,加强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评估技术研究。实施生态气象保障工程,加强空中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保障大容山、六万山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常态化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南流江和九洲江水质改善、水土保持、植被恢复、能源结构优化和城市产业布局提供科学气象支撑。开展气候变化对粮食、水、生态、交通、能源、国防等安全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加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气象服务保障。
玉林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负责人曾东波表示,将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自治区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使玉林的环境空气质量更好,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玉林做法事。
采写 | 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兰萍
来源 | 玉林日报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