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非遗”进校园活动

在梧州广泛开展

不仅丰富梧州市做法事了学校德育内容

也弘扬梧州市做法事了优秀传统文化

日前

梧州市多所学校被确定为

“非遗”传承教育学校

及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梧州市第十一中学戏曲节目《南国小红豆》剧照 梧州市教育局提供

今天(11月9日),零妹从梧州市教育局了解到,日前自治区教育厅公布了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名单,确定32所学校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梧州市做法事。梧州市共有3所学校上榜,分别为梧州市第十一中学、梧州市龙圩中心小学和苍梧县中等专业学校。

展开全文

教师现场绘画粤剧脸谱梧州市做法事。图片由梧州市第十一中学提供

无独有偶,教育部办公厅也公布了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公示名单,认定1885所学校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梧州市做法事。梧州市共有8所学校上榜,传承项目分别是梧州市第八中学的粤剧、梧州市中山小学的木偶戏、梧州市第十一中学的粤剧、梧州市工厂路小学的粤剧、梧州市新兴小学的粤剧、梧州市泗洲小学的下俚文化、苍梧县中等专业学校的茶艺、藤县中等专业学校的舞狮。

梧州这批入选的中小学是

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呢梧州市做法事?

一起去看看吧~

梧州市第十一中学

梧州市第十一中学结合非遗文化粤剧进校园进课堂,将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环节梧州市做法事。开设非遗相关课程,如开展“‘非遗’大师讲堂”,邀请自治区非遗粤剧脸谱传承人张福伟老师到校介绍粤剧脸谱知识和绘制技巧;开设“粤剧身段展英姿”等课程,邀请梧州粤剧名家到校传授粤剧知识;开设“粤剧非遗传习社”“粤剧脸谱工作坊”等社团,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体验传统文化、感受生活美学的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非遗文化。

梧州市新兴小学

梧州市新兴小学选择粤剧作为本校戏曲特色项目,多项举措开展“粤剧进校园”系列活动梧州市做法事。校内开展赏粤剧、听讲座等活动,邀请专业粤剧团体到校演出;组建粤剧社团,并聘请粤剧团的老师到校培育粤剧艺术苗子,传授学生传统折子戏,学习粤剧的唱、念、做、打等表演程式,编写排演适合学生演出的粤剧小品剧目;举办校园粤剧艺术周、粤剧知识竞赛、学生粤剧展演等,让孩子们一展粤剧表演的风采。

学生体验粤剧里的各个行当梧州市做法事。

学校的戏曲书吧“瀚文苑” 李娜 摄

梧州市泗洲小学

为了更好地传承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俚文化,打造戏曲特色品牌,梧州市泗洲小学把下俚文化作为学校的特色办学,通过音乐课、校本课程、课外兴趣小组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下俚歌的学习,还将下俚歌与语文学科融合,让学生以下俚歌的形式把古诗词唱出来梧州市做法事。

图片由梧州市泗洲小学提供

藤县中等专业学校

2015年6月,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藤县中专开设以主修狮舞为特色的运动训练专业,把狮舞主修课与体育课结合起来,并牵头编写藤县狮舞系列教材和建立教学资源库梧州市做法事。2018年3月,由狮王派出邓彬光、祝盛清等一批非遗传承人级专业教练进驻中专学校对报读舞狮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技术训练和理论教学。2019年,通过校企合作方式由企业出资建成300多平方米的舞狮训练棚和1000多平方米的龙狮扎作大棚,藤县中专龙狮扎作实训基地正式投入使用,成为集舞狮技艺教学、舞狮扎作工艺于一体的非遗文化传承基地。

图片由藤县中等专业学校提供

梧州零距离

文字: 罗卡妮 通讯员 卢钦全 黄鹏光

编辑:张家淘

编审:黄祎婧 刘远菁

标签: 梧州市做法事 

师父微信:fuyuntang8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