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两办”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做好这项工作:韶关市做法事
今日一早韶关市做法事,相信不少市民
已经感受到韶关市做法事了
更加强烈的强冷空气
目前
韶关各市( 县、区)寒冷红色预警信号
均已生效
韶关各地城区最低气温3℃到1 ℃
高寒山区最低气温6 ℃到4 ℃
为做应对此次寒潮低温天气
近日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
发出紧急通知要求
各地各单位要切实做好
低温冰冻及大风防御应对工作
最大限度降低
灾害性天气可能造成的损失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
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展开全文
通知指出,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加强领导、迅速行动、周密安排、强化措施、协同配合,结合疫情防控工作,立足最不利情况,高标准、高质量做好防范应对工作韶关市做法事。
通知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全面梳理排查消除各类风险隐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安全监管,深入排查安全隐患,采取有效防范应对措施韶关市做法事。要广泛宣传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知识,坚决杜绝因低温烤火取暖引发的“小火亡人”和“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的监管和检查指导、各旅游景点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加强建筑工地塔吊、脚手架及户外广告牌等巡查管控及加固工作。要加强监测会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预警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各种有效手段,及时准确向群众发布预测预警信息。要全力做好弱势群体防寒防冻工作,加紧排查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流浪乞讨人员等弱势群体防寒防冻有关准备情况,备齐备足各类防寒防冻物资,及时发放到有需要的弱势群体。要全力抓好农作物防寒防冻工作,及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一线帮助群众科学防灾,减少农业生产灾害损失;加强农产品信息监测,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做好物资调剂调运工作。要全力做好道路交通运输防寒防冻工作,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加强联动,合理配置人力和运力,加强对团雾多发路段、易积雪结冰路段、事故多发路段、隧道、桥梁的巡查管控力度,及时发布实时路况信息,强化道路疏导和交通指挥,坚决预防和遏制道路交通运输安全事故发生。要全力做好高寒山区防寒防冻工作,乐昌、南雄、乳源等地高寒山区要聚焦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重点领域,提前做好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设备的检查,精准预置应急抢险救援力量和物资准备,加强受灾群众救灾救助,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通知要求,要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韶关市做法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值班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加强值班备勤力量,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切实增强敏感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确保遇到险情、灾情及时应对处置。
目前韶关市做法事,韶关已启动防冻Ⅳ级应急响应
各地各单位积极行动
全力做好低温冰冻防御工作
乐昌多措并举做好御寒防冻工作
连日来,乐昌市委、市政府提前落实好各项防寒防冻措施,当地市政部门联合各镇(街道)对辖区,尤其是坪石镇、云岩镇等地对五保户、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进行发放防寒物品,为困难群众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当地供电部门准备了发电机和应急发电车提前在坪石镇、梅花镇、黄圃镇等高寒地区布点,同时布置储备应急物资,并组织开展低温雨雪冰冻特巡,严格落实三防领导责任和24小时电话值班制度,安排应急队伍全天处于待命状态韶关市做法事。 (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政宽 通讯员 文穗珍 吴瑜)
工作人员给高寒地区村民送物资韶关市做法事。钟政宽 摄
仁化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连日来,仁化县迅速组织民政干部和“双百”社工,对特困人员、困境儿童、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进行排查和走访,全方位地为他们提供帮助支持韶关市做法事。同时,对全县敬老院、救助机构进行全面深入排查,确保集中供养老人和孩子安稳过冬。
仁化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安置中心加强与公安、城管等部门协作,对城区内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地毯式巡查和劝导服务,给他们发放防寒物资和食物韶关市做法事。(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婕 通讯员 叶思灵 范灵)
新丰公路部门做好道路应急保畅工作
为应对寒潮低温天气,韶关市新丰公路养护中心加强值班值守,多措并举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道路应急保畅工作韶关市做法事。
公路养护人对排水渠内的碎石、垃圾、泥土、杂物等进行全面清理韶关市做法事。邹方筱 摄
目前,韶关市新丰公路养护中心已组织安排一线职工对各管护路线的易结冰路段,包括G220线黄磜至翁源交界路段、G105线徐坑至华溪路段加强路面巡查,及时掌握路面情况,有效排除风险隐患韶关市做法事。与此同时,中心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24小时严阵以待,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辖区情况,随时做好应对各类突发状况准备工作,全力确保市民群众生活和出行安全。(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方筱 通讯员 罗丽珠 罗秋燕)
文字: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嘉宁
编辑:陈艳 校对:黄惠媜
责编:邓小敏
编委:潘文敏